当前位置 : 首页 > 媒体中心 > 新闻中心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葛长伟:切实担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职责
发布时间: 2018-11-21 浏览次数: 6920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是省发展改革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全委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以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引领发展,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葛长伟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要围绕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的4方面重要要求,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推动全省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奋力开创广东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

 

问与答

 

把总书记的要求作为大湾区建设的根本遵循

 

问:在改革开放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指导,要求广东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您对此有何感受和体会?

 

葛长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东要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立足自身优势,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省委要求,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实现新突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形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高度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坚定改革再出发、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二次创业”,切实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深化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

 

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省大湾区办就设在省发展改革委,将如何担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职责?

 

葛长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省委、省政府强调,要把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的“纲”,作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战役、重中之重,举全省之力推进建设。省发展改革委和省大湾区办作为牵头部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作为大湾区建设的根本遵循,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切实担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职责,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奋力推动这一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更好地落地落实,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在坚守“一国”之本的前提下用好“两制”之利,汇聚粤港澳三地优势、加强三地联动、激发三地潜能。抓好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粤港澳合作平台的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试验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

 

二是构建民生保障机制。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稳步推出实施三地居民关注度高、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相关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民生保障合作专项规划,拓展与港澳在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创业、社会保障等领域合作,大力引进港澳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不断提升大湾区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三是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以创新为战略支撑、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相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绿色石化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四是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配合国家抓紧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专项规划,尽快出台大湾区(城际)铁路、世界级机场群发展规划,推动形成内联外通、高效衔接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粤港澳三地“硬联通”。总结推广“一国两制三地”下建设港珠澳大桥的成功经验,研究细化创新举措,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有序流动,加快推进三地体制机制的“软联通”。

 

打造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为主轴的大湾区发展创新极

 

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时不我待,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这方面,省发展改革委将如何发力?

 

葛长伟: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抓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新的发展动能。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携手港澳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度,全力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深港、珠澳、南沙粤港澳三大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推动科技人才、资金、创新等创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动,打造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创新极。

 

二是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东莞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惠州“两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推动南方光源、人类细胞谱系等一批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布局一批国家实验室。

 

三是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围绕粤港澳创新合作、探索建立基础研究稳定投入机制、构建审慎包容创新的新兴产业监管制度等重点领域,谋划推进一批重点改革任务,加快构建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促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四是激发企业创新潜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积极申报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一批省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工程实验室,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大湾区建设的优先位置

 

问:在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补上生态欠账方面,广东有何具体举措推动绿色发展?

 

葛长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同香港、澳门生态环保合作,加强同邻近省份开展污染联防联治协作,补上生态欠账。我们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约束机制。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保合作。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大湾区建设的优先位置,推动建立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推进水环境、大气、土壤和固体废弃物联防联治,携手港澳共建美丽湾区。

二是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落实生态发展政策措施,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实施重要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利用好泛珠合作机制,健全完善跨区域的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加强珠江—西江、珠江—东江生态走廊及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保护。

三是系统推进结构调整。树立系统统筹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运输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研究制定路线图、时间表。落实我省“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出台大力压减燃煤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实现“零增长”。

 

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落地实施

 

问: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广东应当如何作为?

 

葛长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求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做优做强珠三角核心区,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充分发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我们要坚决贯彻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落地实施。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珠三角核心区辐射带动作用。珠三角核心区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战略契机,强化广州、深圳“双核”驱动,加快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发挥大湾区核心功能,增强对“一带”“一区”的辐射引领作用。

二是打造沿海经济带新的增长极。进一步提升东西两翼中心城市能级,加强汕头、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增强支撑引领区域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和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动湛江巴斯夫、揭阳中石油炼化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沿海经济带高快速通道建设和信息化网络建设,尽快与珠三角城市群串珠成链。

三是筑牢北部生态屏障。坚持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完善北部生态发展区相关政策机制,支持和鼓励北部生态发展区坚定不移走生态发展、绿色发展之路。探索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

四是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强化“全省一盘棋”,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区域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机制。

综述

优化基础设施“硬环境”、改进社会信用“软环境”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营商环境

烟波浩渺的珠江口,港珠澳大桥如长虹卧波,在海上延绵天际。呈蛛网密布的立体交通体系,将珠三角9市和香港、澳门紧密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超级城市群。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7000万人口规模和超10万亿元经济总量,拥有总长达3201公里的大陆和岛屿海岸线、世界级港口群和广阔经济腹地,这里蕴藏的发展潜力令世界瞩目。

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虎门二桥即将建成、深中通道加快建设,跨珠江口交通条件正得到极大改善,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迎来加速期。粤港澳大湾区下一步将如何发力?一举一动皆受外界高度关注。

“我们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牵引带动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加快释放大湾区经济效应。”葛长伟告诉记者,要坚持遵循中央顶层设计,落实好粤港澳大湾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任务,既通盘考虑、着眼长远,又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使各项改革举措相向发力,形成整体效应。

同时,抓住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机遇,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用好外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建设内联外通、高效衔接的基础设施网络

 

来自香港的创业者、凝方绿能公司创始人林恒一每天都在香港与深圳前海间往返,“从元朗过来只要一小时,去香港数码港来回反而花四个小时”。在香港商汤科技工作的尚海龙每周要跑2—3趟深圳,他发现,全公司员工每月往返深港两地竟超过1000人次。

这种人员物流的高效流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已成为常态。

“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并在许多领域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评价道。

“十三五”以来,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随着广深港高铁深圳北至香港西九龙段、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等国铁项目和东莞至惠州城际、广佛肇城际佛山至肇庆段等城际铁路项目陆续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里程约29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约1000公里,城市轨道约740公里。同时,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港珠澳大桥、潮惠高速惠州段、广中江高速等高速公路相继通车,高速公路总里程约4400公里,高速公路线网密度约7.8公里/百平方公里,线网密度位居世界主要城市群前列。

世界级湾区离不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建成,二号航站楼和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中心(GTC)投入使用,机场的年旅客吞吐能力由扩建前的3500万人次提升到8000万人次。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扩建等枢纽机场扩建项目前期工作按计划推进中。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的旅客运输规模已经超过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级机场群,位居全球湾区机场群之首。

世界级湾区同样需要世界级水平的港口群。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港口货物吞吐量总量达约17.6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约达8000万TEU,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超过东京、纽约和旧金山等世界三大湾区总和。深圳、香港、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列全球港口第三位、第六位和第七位。

葛长伟表示,下一步要加强规划编制,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不断优化粤港澳三地基础设施“硬环境”建设,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审批最少、办理最快、服务最优”的投资环境

 

今年7月,广东省信用联合奖惩专责小组成立,在11个省直单位和6个市开展联合奖惩试点工作,10月1日起实施试点,2019年在全省复制推广。这意味着,我省已率先实现信用核查和联合奖惩全覆盖,目前办理的528个行政审批项目,全省20915个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核准,均实现了联合奖惩信息的自动查询提示,核查率100%。

“信用联合惩戒,对于诚信经营企业来说是极大的利好。”广州立白集团副总裁许晓东表示,立白集团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日化市场站稳脚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善于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在讲诚信、守信用的基础上,寻求“双赢”的商业模式。

目前,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完成搭框架、建平台、归数据等基础工作,总体进展居于全国前列。截至今年9月,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共享了43个省级部门21个地市29.4亿条信用信息,数据量全国第一,形成信用信息大数据,并落实红黑名单制度,使得“激励有对象、惩戒有靶子”。

“我们要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葛长伟表示,结合“数字政府”改革,完善信用信息基础库、平台和网站建设,在全省复制推广“联合奖惩、一键搞定”便捷模式,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

同时,要抓住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机遇,发挥好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个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作用,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用好利用外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加快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分类管理和落地便利化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力争项目开工前政府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打造“审批最少、办理最快、服务最优”的投资环境。

此外,在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全面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坚决打破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建立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引导民间投资参与重点领域补短板项目。

葛长伟表示,省发展改革委将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集中精力抓好标志性重大改革,抓好重点领域改革的统筹协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引领广东发展开创新局面。

数读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轨道交通

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里程约25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约975公里,城市轨道约742公里。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总里程约4400公里,高速公路线网密度约7.8公里/百平方公里。

 

机场群建设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民航旅客吞吐量为2.02亿人次,同比增长8.6%;完成货邮吞吐量803万吨,同比增长7.5%。

 

港口群规模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港口货物吞吐量总量达约17.6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约达8000万TEU。其中,广州港货物吞吐总量位列全球第五位;深圳、香港、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列全球港口第三位、第六位和第七位。

 

能源保障

截至2017年底,湾区内电源装机容量6780万千瓦(其中珠三角约5680万千瓦、香港约1065万千瓦、澳门44万千瓦),接受西电东送规模约3300万千瓦。原油加工能力达到3500万吨/年,天然气供应能力约400亿立方米/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约为23%。

 

电网互联互通

珠三角地区已全面建成与粤东、粤西、粤北电网连通的500千伏内外双环主干网架,并通过4回400千伏和7回132千伏线路与香港电网互连,通过6回220千伏和4回110千伏线路与澳门电网相连。

 

天然气管网

天然气主干管道覆盖珠江口两岸主要城市,并通过西气东输二线广深支干线向香港供气,通过珠海天然气管网向澳门供气。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18年重点工程已按时间节点要求完工,可保证我省2018年至2019年供暖季期间向北方每天3000万立方米的反输通道能力。

相关新闻
北京大学曹和平教授讲解《双创经济与中国新一轮增长》
2017-08-09
搜狐旅游网--双创经济与中国新一轮增长--深圳湾论坛隆重召开
2017-08-23
中国建设网--双创经济与中国新一轮增长--深圳湾论坛隆重召开
2017-08-23
Copyright @ 深圳湾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09545号深圳网站建设公司:联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