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媒体中心 > 新闻中心
曹和平 | 中国经济向好,唱衰之声何来
发布时间: 2019-05-13 浏览次数: 1071

曹和平: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深圳湾论坛智库专家

 

       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增速达到6.4%,超出年初预期的6.2%。总体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谈到中国经济的积极面,总有一部分人心里不踏实。比如去年年底的时候,一个在朋友圈里转发的所谓“内部调查”消息说,扣除物价增长因素,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实际上是负的。国外一些所谓专家近来在分析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的时候,国内还有人翻出这个观点相呼应。那么,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到底呈现出怎样的真实面貌呢?

 

       我们不妨拿一些在宏观经济学中常常讨论的实体经济变量,来考察开门红的说法有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基础。先看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的“体检表”——经理人采购指数(PMI)。今年3月份,我国综合经理人采购指数两年来第一次越过经济枯荣的临界点,从49.2上升为50.5。这是一个强增长数字,过去数年中,只有部分领域,比如服务业经理人采购指数表现强劲。这一变量的秘密在于,经理人采购指数如果在本月度增加,总体经济将在后1-2季度序贯增加。

 

       其次,再看通常所说的“三驾马车”中的国内经济部分,由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标示的投资和需求,第一季度二者分别是6.3%和8.3%,比上年减缓1.2%和0.7%。但是,增速的下滑区间却明显在收窄。如果单看增速下滑,容易跌入经济继续下滑的判断;但如果考察边际趋势,会发现加速度是向稳态趋势过渡的。这样的视角,就可能逆转经济增速在态势上下滑的印象。

 

       再次,中国就业形势一直向好,数字技术支持下的互联网共享经济也呈两位数增长(常常是制造业经济增速的3-7倍以上)。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稳健的判断:实体经济投资和需求下滑的部分,很可能被互联网经济在服务业经济里的增加部分给弥补了,这也是过去几年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高企的重要原因。考虑到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的快速增加,服务业百分比的高速增加,再加上今年第一季度货币和信贷政策的调整,财政和减税政策达4万亿的促增长政策组合,我们为何不能系统性、有信心地得出过去一段时间的调整阵痛期已过,中国经济正在整体向好的条件下,从超高速向中高速调整接近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性保障经济稳健增长的结论呢?

 

       国内基本面向好,再看国际贸易部分。两年以来,美国人向全世界发动贸易战,挥向中国的“三板斧”已经砍出两招,国内已大体上弄明白美国人的“吓人”势头是个什么样,逐渐积累起一定的心理优势。中国对外经济因美国施压形成的巨大冲击可能性反而在下降。

 

       中国经济的基础数据在内外两个方面都指向整体形势比前一时段更好。那为什么在面对好消息的时候,一部分人群对外界好坏间杂,其中不乏贸易摩擦中舆论战成分的操纵信息更易轻信且内心发虚呢?

 

       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偶像效应。多年来,有些人养成了以美国和西方为“高大上”的对标标的,习惯性地认为西方观点优于我们。这在那些和西方融合比较深的经济社会层面中常常见到。这些对西方理论认知多于对中国实践认识的人,养成了不假思索地从西方视角看待中国存在问题的习惯,反而把自己身处中国经济之中,以中国视角观察经济实际的优势给丢了。选择性地观察,屏蔽性地记忆,习惯性地定式思考,这在中国房价“崩塌”、不良贷款“压垮”银行业以及地方债务大爆发的多年“大唱衰”舆论中,参与得非常明显。当然,不是这些行业没有问题,而是这种思维定式常常放大了中国的问题。

 

       第二是挤出效应。中国近40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为起点的,在加工制造和日用品制造这两个领域当年与世界贸易接轨的过程中,形成了与国际标准对接的第一梯队。服务于这一梯队的进出口信贷、工商业企业金融相应地也更多接触到了西方银行业的操作标准和经济管理理念,影响到那些身处相关研究领域的人。在他们有意无意间接纳了西方对中国经济挑剔和否定的视角之后,当传统加工贸易艰难转型的现实与西方舆论影响在他们身上汇合时,这些人的部分言论造成了对中国经济真实状况的忽略或者挤出效应。形成这样的舆论格局,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能熟练地运用西方话语与西方对话,另一方面也与他们跟财经媒体、自媒体联系紧密,部分把控了话语权有关。他们所制造出的恐慌和焦虑,在一定程度上迷惑和误导了部分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民众以及传统行业的从业者。

 

       当思维定式在固定人群中衍生并放大到工具和载体等资源深层时,一部分人开口闭口是与“美英西方”对标了没有。很多舆论不假思索地照抄西方文章,不少高校以在西方刊物发表文章为荣,很多研究性机构把在西方顶尖刊物发表文章作为自己高出其他机构的硬观察指标。长期下来,尤其是在掌握导向资源的社会层面,把西方的观点作为参照的基础和导向观点。一些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实实在在是中国经济中积极可持续的东西,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研究中国问题,搜集中国事实,在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中国观点,与世界各国优秀观点良性互动,中国增长的好消息才能传递到祖国大地的东西南北、角角落落。只有中国人对自己经济的自信心增强了,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才能增强。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联系邮箱:1025462917@qq.com

 


 

相关新闻
北京大学曹和平教授讲解《双创经济与中国新一轮增长》
2017-08-09
搜狐旅游网--双创经济与中国新一轮增长--深圳湾论坛隆重召开
2017-08-23
中国建设网--双创经济与中国新一轮增长--深圳湾论坛隆重召开
2017-08-23
Copyright @ 深圳湾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09545号深圳网站建设公司:联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