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媒体中心 > 新闻中心
湾区资讯 | 广东五大都市圈最新规划指引发布!深圳都市圈含金量升级
发布时间: 2022-08-08 浏览次数: 65679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公布了《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这也是广东五大都市圈首次明确了产业、交通、公服等方面的指引要求。

 

 

 

  • 广州都市圈

 

根据《指引》,广州都市圈聚焦广州市、佛山市全域,以及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的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

 

《指引》指出,协同构建“一核六极、十字主轴、网络辐辏”空间格局。“一核”是构建以广州中心区为主核、佛山中心区为副核的 广佛核心区,打造多中心的都市圈内圈层,主要承担行政管理、科技创新、总部经济、金融商务、文化交往、现代物流等职能。“六极”即培育六组外围圈层联动组团,包括以广州空港经济区、花都城区为核心的广清联动组团,推进广州北部与清远南部一体化发展。


构建以佛山大型产业集聚区(佛北战新产业园)、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为引领的佛肇联动组团,推动佛肇产业协同与科技创新合作。


加快建设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南沙-顺德”片区,打造面向湾区的自贸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高水平建设广州南沙中心区,重点建设南沙科学城,强化科研创新资源区 域整体协调和功能互补;充分发挥南沙自贸区政策优势,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依托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推动“强强联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的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


依托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佛山、肇庆联动高标准规划建设珠江西岸临空经济区,向西辐射粤西、大西南地区。


“十字主轴、网络辐辏”,指依托国家高铁、城际轨道、市域快 线、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加强东西向、南北向两条复 合型交通走廊建设,强化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作为 区域发展主轴作用,协同构建“十字主轴”。锚固广佛“井 字形”轨道骨架为核心、“环+放射”的跨城轨道网格局,依 托轨道站点培育发展产业社区、城镇节点,推动都市圈外围功能布局优化。

 

 

 

 

  • 深圳都市圈

 

根据《指引》,深圳都市圈聚焦深圳市(含深汕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

 

构筑“一主两副七廊多节点”的多中心分布式结构。维育核心,发挥“一主两副”引擎辐射效应,“一主”即由深圳福田、罗湖、南山、宝安组成的都市圈核心区,“两副” 即东莞和惠州中心区。“一主两副”核心区是深圳都市圈经济增长和综合服务的核心,是带动和辐射外围地区、提升都市圈整体能级的重要引擎。

 

合纵连横,构筑三横四纵的廊道节点布局。依托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快线组成的七条复合交通走廊,串联“一主两副”外的重大湾区级功能节点,发挥“分布式”布局优势。依托西部沿海走廊、 中部隧洞走廊、中部谷地走廊和东部盆地走廊,串联国家现代服务业与头部企业节点(深圳会展海洋城-东莞滨海湾新 区)、国家综合性科学创新中心节点(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 学城)、湾区制造总部技术转换节点(塘厦-平湖北/坂雪岗-大运新城)和湾区先进制造产城融合节点(坪山-惠阳-大亚湾)。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中深圳都市圈的规划布局多次提及联动、对接香港。例如在公共设施领域:构建“1+2+N”的深圳都市圈公共中心体系。其中的1 个都市圈级公服主中心,就是由深圳主城区构成,协调联动香港北部都会区提供区域与都市圈级的公共服务功能,是国际交往与区域高等级公共服务集聚地区。

 

在产业领域,《指引》提出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充分发挥深圳、香港金融服务和专业产业服务优势,以深圳前海、福田、罗湖、南山为主中心,东莞和惠州主城为副中心,形成金融服务、生产性服务、商业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体系,持续推动制造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和现代服务中心深化合作,通过区域协同、分工明确的产业体系布局促进价值链整体跃升。

 

 

 

 

  • 珠西都市圈

 

根据《指引》,珠西都市圈聚焦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全域。

 

构建“一极三核多节点、内联外接多轴带、蓝绿网络高品质”的“多中心环布式”都市圈结构。“一极”是珠海中心城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三核”是中山城区(包括火炬区、翠亨新区等)、江门城区(包括江门高新区等)、珠海高栏港与江门银湖湾等形成的三个发展核,提升一极三核发展能级,承载区域高端功能。


“多节点”包括珠海、中山、江门等重要城市和产业功能平台,逐步启动建设珠海鹤洲市级中心,以功能平台参与区域竞合。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加强珠西都市圈与广州、深圳等城市联系。依托深中通道、深珠通道、港珠澳大桥,构建珠江东西 两岸融合发展轴;沿西江打造高质量发展带,沿海岸带打造 创新集聚走廊。以蓝绿网络共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升生态价值转化水平,为都市圈提供高水平的生态安全保 障及高品质的休闲共享功能。

 

 

 

 

  • 汕潮揭都市圈

 

根据《指引》,汕潮揭都市圈聚焦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全域。

构建“一核两轴两带”的培育核心格局。“一核”即汕头、潮州和揭阳主城区组成的组合核心区域,该区域是汕潮揭都市圈区域功能重组和集聚新型都市圈功能的重点区域。“两轴”即沿海发展轴和汕揭梅发展轴,沿海发展轴依托广汕高铁、汕漳高铁、宁莞高速公路、广东滨海公路、厦深铁 路、沈海高速公路,向西串联潮阳、潮南、揭阳粤东新城, 形成临港产业、商贸服务、装备制造、能源保障、滨海旅游 为主题的都市圈协同发展轴;汕揭梅发展轴,依托梅汕铁路 等通道打造梅州连通都市圈的经济走廊,形成以城市功能协 作和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交融的协作轴。“两带”即榕江生态带和韩江生态带,依托榕江、韩江两大跨区域廊道,形成 上下游统筹协调的流域协同发展格局。

 

构建“一湾一岛五江一绿心”的品质提升格局。“一湾”即环汕头湾,通过提升汕头湾两岸城市空间品质,打造新的名片地段,展现汕头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形象魅力。“一岛”即南澳生态岛,通过重点地段提升和配套功能完善,将其建设成多功能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旅游度假区。“五江”韩江、榕江、练江、龙江、黄冈河水系。“一绿心”即以桑浦山和牛田洋为主体,整合和挖掘桑浦山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特色,推进桑浦山和牛田洋生态修复,建设都市圈生态绿心。

 

 

 

 

  • 湛茂都市圈

 

根据《指引》,湛茂都市圈聚焦湛江、茂名两市全域。

 

构建“双核两廊多节点”的多中心分布式结构。其中, “双核”即湛江、茂名两市中心城区,重点提升辐射影响力。“两廊”包括以广湛客专、深湛铁路、高快速路等串联两市中心城区、湛茂空港经济区、湛江临港大型产业集聚区等形 成的新兴产业带,以及由高快速路、滨海旅游公路等串联滨 海旅游资源、重点平台形成的特色滨海服务带。外围培育节点包括湛江临港大型产业集聚区、湛茂空港经济区、茂名南组团(水东湾新城和电白城区)、滨海新区等重要平台以及吴川、化州等主要城镇。

 

 

 


 

 

《指引》发布后,给外界最深的印象便是“含金量”的提升。

 

从区域各市GDP的角度来看,目前,《指引》中,深圳都市圈主要涉及的“深莞惠”三城,拥有3万亿量级的深圳、1万亿量级的东莞和近5000亿量级的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未来将进一步集聚人才、资本和创新资源,也将对周边地区形成更大的辐射作用。

 

由此,深圳都市圈的“含金量”正在急剧提升。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对于深圳都市圈来说,能够聚焦资源力量加速深莞惠核心城市发展,通过临深片区的一体化、同城化率先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含金量”。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中深圳都市圈的规划布局多次提及联动、对接香港。例如在公共设施领域:构建“1+2+N”的深圳都市圈公共中心体系。其中的1 个都市圈级公服主中心,就是由深圳主城区构成,协调联动香港北部都会区提供区域与都市圈级的公共服务功能,是国际交往与区域高等级公共服务集聚地区。

 

在产业领域,《指引》提出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充分发挥深圳、香港金融服务和专业产业服务优势,以深圳前海、福田、罗湖、南山为主中心,东莞和惠州主城为副中心,形成金融服务、生产性服务、商业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体系,持续推动制造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和现代服务中心深化合作,通过区域协同、分工明确的产业体系布局促进价值链整体跃升。

 

 

 

 

 


 

相关新闻
北京大学曹和平教授讲解《双创经济与中国新一轮增长》
2017-08-09
搜狐旅游网--双创经济与中国新一轮增长--深圳湾论坛隆重召开
2017-08-23
中国建设网--双创经济与中国新一轮增长--深圳湾论坛隆重召开
2017-08-23
Copyright @ 深圳湾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09545号深圳网站建设公司:联雅网络